发表时间: 2022-01-24 10:11:21
作者: 北京博元生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
●学习型组织的产生背景
2O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生存愈为艰难。从70年代到8O年代,世界500强中许多名噪~时的大企业有1/3已退出了历史舞台。道琼斯指数挂牌以来,唯一幸存的公司只有GE一家。最代表美国知识经济的硅谷,其高科技企业活到5年以上寿命的基本只占1O%。在我国,中关村科技园企业平均寿命为3.9年,整个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更不足3年。因此,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延长组织寿命,成为世界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M SengeJ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含义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只靠福特、斯隆、沃森那样伟大的领导者~夫当关、运筹帷幄、指挥全局,强调企业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按照彼得·圣吉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创建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纷纷创建学习型组织。据统计,美国排名前25名的企业,已有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改造自己。最著名的微软公司,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倾心建立学习型组织。
1. 保证企业生存,使企业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育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强调以员工为本,强调整体发展。学习本身包含一种永久性的行为变化。学习在个人、团队、组织或者组织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产生,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战略性的加以运用的过程,而且可以统一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展。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断改进和持续发展。
2. 不断知识创新,是企业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源泉。
世界著名企业家、美国通用电器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过,最终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人类社会目前已进入了知识经济阶段,知识经济的最突出特点就是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里讲的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促进经济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的包含科技、教育、管理以及技术、劳动者素质、管理效率等内容的综合概括。就企业产品而言,知识成本的比重愈来愈大,一般产品占到20%~3O%,而高科技产品则占到了一半以上,甚至更高。“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这句历史名言在今天更为珍贵。实践证明,忽视知识、忽视人才、忽视员工创造力的企业都不能摆脱寿命短暂的历史宿命。知识经济的特点在于创新,创建学习型组织,保证知识常新,促进企业组织、人员的素质不断改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 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的融合和双赢
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其中一项“自我修炼”(personalmastery)是指能够不断理清个人的真实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型组织将员工视为自我超越的个体,意味着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从雇员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共同创造者。员工不仅被赋予权力,成为积极主动的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工作者,而且直接获得工作的内在热情。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员工和企业融为一体。学习型组织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和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它对员工承诺支持每位员工充分的自我发展,而员工也以对企业发展尽心尽力作为回报。这样,个人与组织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界限也将逐渐消失,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必将大为减少,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更加融合、和谐,从而提高了员工家庭生活质量(满意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子女教育、健全的天伦之乐),达到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员工获得了全面发展,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健康发展紧密相连,与企业同兴、共生、双赢。
●创建学习型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学习型组织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学习型组织不是解决所有管理问题的万能药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企业在建立学习型组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